41
浏览近日,支付行业迎来重大变革。2025年4月16日,央行官网发布公告,宣布山东飞银支付的《支付业务许可证》正式注销。至此,支付行业累计已有101张牌照作废,持牌机构仅剩170家,相较于巅峰时期的271家,已锐减近四成。
山东飞银支付:从辉煌到落幕
山东飞银支付成立于2014年7月,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(原预付卡发行与受理),覆盖范围主要集中在山东省。2024年,公司更名为“山东飞银支付服务有限公司”,并在名称中加入“支付”字样。然而,仅仅一年后,这家支付机构便成为了监管洗牌下的又一退场者。
行业地震:三大信号警示支付市场变局
监管“生死线”划定:要么合规,要么消失
央行于2024年实施的《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》明确了行业淘汰机制。注册资本门槛提高至1亿元实缴,中小机构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。同时,业务穿透式审查成为重点,反洗钱、商户实名制、资金池管理等成为监管的核心。2025年为过渡期,未完成更名、股权整改的机构将直接出局。
预付卡成“高危雷区”:资金池风险引爆监管重拳
储值账户运营类机构(原预付卡)因资金池挪用风险和商户管理漏洞成为监管重点整顿对象。部分机构利用沉淀资金进行投资,引发兑付危机;虚假商户、洗钱通道等问题频发。数据显示,2025年仅4个月已有5家支付机构注销,其中预付卡类占比超过80%。
头部通吃时代:支付宝、微信支付份额逼近95%
随着中小机构的退场,行业资源加速向合规性强、技术领先的头部企业集中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逼近95%,形成双寡头垄断局面。财付通等头部机构通过增资扩股,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。超90%的消费者因“资金安全”倾向于选择头部平台。
用户必读:守护资金安全的3条铁律
认准“双认证”:央行牌照编号 + 银联标识
在选择支付机构时,务必认准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编号(如Z2011244000012)和银联标识,确保资金安全。
警惕“0费率”陷阱:低于0.38%的费率多涉违规套码
市场上部分支付机构以“0费率”吸引用户,但这类机构往往存在违规套码等风险。选择支付机构时,务必警惕“0费率”陷阱。
定期查证资质:登录央行官网“已获许可机构公示”核验
定期登录央行官网“已获许可机构公示”栏目,核验支付机构的资质和经营状况,确保选择的支付机构合法合规。